——记上海临空粮川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猛勇与他的“米德”面制品
面条在居家饮食中,向以方便、经济实惠受到市民的青睐。然而,企业在制作面制品时,大多以小麦为原料,同时为了追求储存期、口感等效果,一味加入食品添加剂,致使食品安全、营养受到影响。一种经过近7年研发,真正能实现食品“安全、营养、健康、方便”的米面制品——“米德”牌鲜湿早籼面、苦荞乌冬面等产品已正式大量推向市场。
“米德” 米面制品以大米与苦荞麦、葛根粉等为原料,通过原料筛选、复合、磨浆、熟化、成型、蒸煮、固化、冷却、包装等全封闭、全自动生产新工艺调制而成,产品口感柔韧滑爽,久泡不溶胀,且不加任何添加剂,因而较好地保持了大米及苦荞麦的营养成分,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新成员。
立志研制安全食品
而经7年呕心沥血、亲历亲为推出这一系列新品的正是上海临空粮川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猛勇。出生于湖南、已过天命之年的刘猛勇,三代均出自将门,外公曾是黄埔军校学生,获少将军衔;刘猛勇本人则有十年从军生涯,服役于上海江湾机场。三十而立,正是青年人雄心勃勃创一番事业的时候,刘猛勇于1989年转业后两年,远渡东瀛去日本打工。八年间会在早稻田大学,攻读经济和市场营销专业达三年余。
学成回国后,正是寻找商机实现自己抱负之时。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突飞猛进的时候,不但对开发市场带来很多机会,良莠不齐的商品生产,也给自然环境和人的健康生活造成很大危害。许多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和不良食品安全事件,不断被披露见诸于网络与各类媒体,对此,刘猛勇深感痛绝,立志要开发出一些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来。他看中了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健康的食品行业。
于是,在众多朋友介绍下,他跋山涉水前往湖南、四川、云南、两广和江西等地考察,寻找可供食用的野山植物葛根、苦荞麦、青稞等,试图与稻米混合,研发出安全、可口的米面制品,终确定了苦荞麦。
营养丰富苦荞麦
据现代医学研究所知,苦荞麦和其叶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尤其富含芦丁,(芦丁具有维持毛细血管抵抗力、促进细胞增生和防细胞凝集等多方面生理功能)。苦荞麦中还含微量元素硒,有助于排解人体内有毒物质,硒有类似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调节免疫功能,对防止克山病、大骨节病、不育症和早衰有显著作用,还有一定作用。北京、天津、四川等地一些医疗单位,近年来大量临床观察和动物试验证明,苦荞麦食品具有明显、、降尿糖的三降作用,故北京市中医院称之为三降粉。同时,苦荞麦营养也十分丰富,含有一些其他粮食作物不含或少含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为10%~15%,大大超过谷物和麦类,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20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脂肪含量为2.1%~2.6%;淀粉含量为65%~75%;纤维素含量为1.5%~2.1%。
潜心攻关结硕果
2006年,刘猛勇创办了上海湘常食品有限公司,并依托江南大学和上海农科院的专家及行业人士的技术指导,开始研发鲜湿苦荞早籼面。由于这样的配料在面制品行业是从未有过的,因此研发中碰到了许多疑难问题,也走了不少弯路,其中光为做试验,就消耗了100多吨大米,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为此他还以住房作抵押筹款……
2011年10月,在浦东新区各级有关领导关心支持下,公司迁址到位于祝桥镇的临空出口农业园区现址内,并开始了新的发展。新厂房占地7000平方米,除一幢三层办公楼外,还建有一座可安置数条全自动生产流水线的厂房。目前,一条经他亲手设计、制造、安装的流水线已投入运营,日生产能力可达10吨。
投入运营的这条生产流水线,采用全封闭管理,操作员工须经严格消毒方可进入车间,车间空间也经臭氧消毒。为确保产品质量,员工一般都在晚上工作,以便第二天一早,将新鲜米面制品送到餐馆、企事业、学校食堂和航空配餐等用户单位,因而得到众多用户单位的好评。产品曾供应2010年上海世博会航空馆等。今年5月7日~9日,产品还将参加在浦东新展览中心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食品和饮料展览会,新区仅有四家单位参展。
(徐吉生 钱美芳)
长寿养生周刊
长寿养生周刊